• 七夜·贞子(封尘)

    造型设计方面,突出贞子的经典要素:销魂的眼神、飘逸的长发、扭曲的手,烂掉的指甲等等。考虑到是把(gen)件(fu)类的雕刻品,体积不能过大也不能过于啰嗦。契合点就选到了脖子,长发垂头的形象,脖子和手脖正好可以同化借体。材质还是选用鹿角,杂驳的效果加以润色,更能体现气质,眼睛为牛角镶嵌。最终成品的效果还不错,基本满意了。

    封尘/FengChen 2017年5月16日
  • 漩涡 · 烟之篇(封尘)

    最初接触到伊藤大师的漫画是99年,当时《午夜凶铃》上映不久,恐怖风潮正劲。淘来的两本港漫午夜凶铃后面夹带了伊藤的四个短篇作品——《阁楼的长发》、《答应》、《薄命》和《蜂之巢》。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对于日漫的概念还是停留在《篮球飞人》这类的热血漫画之上,最多就是《孔雀王》《小类人》这些算是比较黑暗的作品了。在不经意的翻过那几篇赠送页之后,整个人被震撼了,漫画的恐怖居然也能达到不输影视的程度!当时的网络,根本搜不到相关信息,也买不到单行本,那些精彩的故事也就一直封存在自己的记忆里,一直到近些年才欣赏到伊藤大师更多的经典之作。

    封尘/FengChen 2017年5月16日
  • 漩涡 · 蜗女(封尘)

    此件延续自己偏爱的怪谈风,题材取自伊藤润二的恐怖漫画《蛞蝓少女》,此前说过的《漩涡》系列,还有关于蜗牛的题材,可见这类小东西深得伊藤大师喜爱(笑)。左右思量之下,决定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归于漩涡系列。

    同属于腹足纲的小动物,蛞蝓看起来就像没有壳的蜗牛。有个说法是给蛞蝓撒上盐,它就会化成水而死,这个我就没试过了。外形类似,细看的话两者体表的纹路差异却很大,不同种类也存在很多变化,不研究生物学,这里就不扯那么多了…

    封尘/FengChen 2017年5月16日
  • 恶僧惩戒(四乌翼)

      日本蝦夷鹿脱落的角,质地细腻,根部刚够做一枚戒指,鹿角中央露出的角髓,让人联想到了剃度的僧侣,于是把角髓设计在了骷髅的额头上,完成了这枚防身戒指:恶僧惩戒。防身戒指,男女通用,女子防身,男子救美。英杰远行,赠与爱人,守护之心,千古传承。 正所谓:老夫戴这恶僧戒,法海脸上来练拳。打在老贼眼睛上,恶徒就该黑眼圈。草民医师泡蛇精,关老秃驴什么事?基佬剃度装和尚,菊花禅杖辱少林。 鹿角,是唯一一种不用杀生就能取得的动物制品。雄鹿每年都会蜕换一次鹿角,脱下的鹿角骨质却又有韧性,在动物界独一无二,是一种…

    四乌翼/Zul'E 2017年5月16日
  • 红衣法师乱弹雕刻 – 磨头

    这是个很多同好朋友特别关心的问题。市面上有售的磨头品种不少,其中用于雕刻按材质分基本有三大类:合金钢、高速钢和金刚砂。对于不同的雕刻材质,这三种磨头各有用武之地。

    按形状来讲,每一种类型的磨头都有各种形状和大小,每个人对于磨头形状的使用偏好不尽相同。接下来我就按材质分类讲讲我的经验吧。

    技术类 2017年5月16日
  • 红衣法师乱弹雕刻 – 电动

    电动工具是现代雕刻的必备工具。我所说的电动工具应该称之为电动手工工具,不包括电脑雕刻。严格的讲,电脑雕刻不属于手工工艺范畴,应该划归工业产品生产。而电动手工工具则不同了,它依然是用人的大脑和双手来控制,只不过借用了电的动力,用电力节省了大部分的人力,提高效率的同时依然保留了手工的全部特质。所以我提倡使用电动手工工具,而不单纯使用刀耕斧凿的传统纯人力雕刻。

    技术类 2017年5月16日
  • 红衣法师乱弹雕刻 – 刻刀

    刻刀是雕刻者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最好的朋友。现在的电动手工工具很顺手很强大,但雕刻中最精良的部分还是离不开刻刀,是电动无法替代的,并且会用刀用好刀才会更好的使用电动,因此我觉得刻刀才是的雕刻工具的王道。

    技术类 2017年5月16日
  • 干物根付(屹人)

    我开始创作这条鱼干,起因是在截取一根完整的虾夷鹿角时,正好其中一截小尖跟鱼型特别相似,遂依照料型来完成设计。在我重新定义根付当中蕴含的日本美学时,我发现干物是极受大众喜欢,常出现在根付中的题材,鱼谐音“余”,隐隐透露出有结余的寓意,而鱼干相较于鲜鱼在对于结构和骨骼的刻画上更有挑战,所以为了有更好的表现,一度在思考该如何进行雕刻,在案头放置了几个月,到今日终于完成,只为了能达到我心目中的满意。

    屹人/YiRen 2017年5月16日
  • 加菲猫绪缔(屹人)

    我用鹿角雕刻了这只猫出来,只是为了这世上有同样的人儿也喜欢它,我不禁很好奇,究竟谁那么的幸运,能够在万千浮华选中它,一只猫咪绪缔,它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前方,宠辱不惊。

    屹人/YiRen 2017年5月16日
  • 入江备前宝瓶(屹人)

    创作来源:鹿角天然的孔洞质地加上染色后的效果与备前烧的柴烧泥质相当吻合,加之入江备前宝瓶也是和清堂的主营之一,逐作者屹人与和清堂联合促成这件作品,算是向入江先生致敬。入江宝瓶的特点在于细致的摘物,优美的器形与风骚的壶嘴,此件作品对这三点做了完美诠释,独一无二的迷你宝瓶由此诞生。

    屹人/YiRen 2017年5月15日